第515章 不能以此牟利(1/3)
小孙推了推眼镜,表情认真得仿佛在研究一项重大课题,回应道:“我认为设置特定的求助申请渠道更为妥当。团队在需要求助时,通过这个专门渠道提交申请,同时详细、准确地说明求助的问题以及期望获得何种程度的帮助。为了确保监督小组能够及时收到信息,这个渠道可以设置实时提醒功能。而且对于每次求助,都要进行详细、规范的记录,包括求助时间、被求助团队、帮助内容等关键信息,方便后续随时查验,确保整个过程透明、公正。同时,我们还得考虑如何对这些记录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查阅和分析。”
小魏点头表示赞同,紧接着补充道:“除了监控求助过程,对于帮助内容的审核也必须制定明确、细致且严格的标准。就像刚才提到的思路引导,我们可以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细则,明确规定引导内容不能直接涉及关键解题步骤,只能从相关概念、原理、类似案例等方面对求助团队进行启发。比如说,引导过程中不能提及具体的数据或者直接的解决方案,只能引导求助团队从某个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必须给予相应的严厉处罚,比如扣除双倍求助所获积分,并且在活动平台上进行公示,以此强化规则的严肃性和威慑力。但在处罚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如何让违规团队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且有机会改正,所以可以设置一些申诉机制,确保公平公正。”
此时,小陶将话题重新拉回到“每日一题”上:“关于‘每日一题’增加趣味性的想法,大家不妨再深入探讨一下。以小故事或案例情景设计题目,那故事背景究竟该如何选取,才能既紧密贴合不动产知识,又能充分吸引申请人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思考呢?而且题目难度又该如何根据故事背景进行合理设置,做到难易适中,让不同层次的申请人都能有所收获呢?”
小吴兴致勃勃地说:“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购房场景入手,例如一对年轻夫妻准备购买他们的第一套新房,在看房、选房以及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复杂的产权问题、政策问题,甚至还可能遭遇一些不良中介的欺诈手段。题目就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导申请人运用所学的不动产知识来分析和解决。这样的情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申请人很容易产生代入感,同时也能深刻意识到不动产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申请人,我们可以在问题的设置上有所区分,对于初学者,可以设置一些基础的概念性问题,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申请人,则可以设置一些需要综合分析和深度思考的问题。”
小赵眼睛一亮,也来了灵感:“还可以结合当下热点事件,比如某个城市出台了一项创新性的房产调控政策,该政策引发了一系列市场连锁反应,像房价波动、购房需求变化、房地产企业战略调整等。我们以这个为背景设置题目,让申请人分析政策对不同购房群体,如刚需购房者、投资购房者,以及房地产企业、租房市场等方面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增加题目的趣味性,还能引导申请人关注行业动态,提升他们对不动产市场的宏观认识。同时,我们可以根据热点事件的复杂程度,合理调整题目的难度,让申请人在挑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小王又将话题转到活动纪念册上:“在做意向调查时,我们不仅要了解申请人对实体纪念册的兴趣程度和价格接受范围,还可以同时收集他们对纪念册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建议。比如,询问他们是否希望在纪念册里除了常见的照片、案例分析外,增加一些具有深度和价值的板块,像是不动产行业的发展历程回顾,展示行业从早期简单的土地登记到如今复杂的不动产产权体系的演变过程;或者优秀申请人风采展示,不仅展示他们在活动中的优秀表现,还可以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和成长故事,激励更多人积极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