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现场管理混乱(2/5)
不应该因为材料问题而出现如此严重的滞后。
这其中,必然有一个环节,出现了严重的“栓塞”。
他没有再多问,只是默默地抽完了那根烟,和工人们扯了几句家常,便起身离开了。
回到单位,办公室里那熟悉的、被文件和书籍包裹的寂静,像一个沉稳的卫士,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
赵承平没有立刻去冲洗在现场沾染的一身风尘。他带着那股来自工地的、混杂着泥土与汗水的气息,径直坐回了自己的办公桌。他的大脑,正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高速运转的状态,他必须趁着这股劲头,将刚刚捕捉到的线索,与他庞大的数据中枢,进行第一次正式的“碰撞”。
那份来自“广源建材”的合同,被他平铺在桌面的正中央。
这个名字,像一根扎进他思维里的、细微的毒刺。它的注册地址,那个老旧居民楼的门牌号,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荒谬与不合逻辑。
他知道,一个成熟的骗局,很少只为一单生意而设计。就像一个惯偷,绝不会只在一个地方作案。如果“广源建材”是一个问题公司,那么棚改项目,很可能不是它唯一的“猎物”。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打开了内部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收录了近年来本市所有由政府财政投资的、大小工程的全部信息。
在供应商查询一栏,他深吸一口气,用食指,一字一顿地,敲下了那几个字:
广—源—建—材—贸—易—有—限—公—司。
他按下了回车键。
屏幕上,淡蓝色的进度条,只闪烁了不到两秒。随后,查询结果,像一张被悄然拉开的蛛网,呈现在他面前。
他的心,猛地一跳。
结果,不是一个,而是五个。
除了“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之外,“广源建材”的名字,赫然还出现在另外四个项目的供应商名单之中:
“城东新区第二小学扩建工程。”
“西山路市政排污管道改造工程。”
“滨河体育中心外墙翻新项目。”
“环城高速三号匝道加固工程。”
这几个项目,时间跨度长达两年,涉及的领域也各不相同,有教育、有市政、有体育、有交通……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属于“政府工程”的范畴。
而“广源建材”,就像一个无处不在的、却又异常低调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了这座城市公共建设的、不同肌理之中。
赵承平的后背,升起一丝寒意。
这不是巧合。这是一种“模式”。
他没有权限直接调阅其他部门主管的、已经归档封存的项目卷宗。他拿起了内部电话,拨给了档案科的老同事,老张。
“老张,我赵承平。麻烦你个事,帮我调几份档案,对,要全套的,从立项到验收的所有资料……急用。”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但熟悉他的人,一定能听出那平稳之下,压抑着的、不容置疑的坚决。
第二幕:在“完美的句号”中,发现“循环的瑕疵”
档案,是第二天下午,才被小推车送过来的。整整两大箱,比他之前整理的棚改项目资料,只多不少。
接下来的两天,赵承平几乎把自己“焊”在了椅子上。
他把自己彻底埋进了那片由报告、合同、图纸和凭证构成的、枯燥的海洋里。午饭,是食堂的盒饭;晚饭,是抽屉里的泡面。办公室的灯,一连两个晚上,都亮到了深夜。
他像一个最严苛的考古学家,在层层叠叠的“历史地层”中,耐心筛查,寻找着属于同一个“文明”的、独特的“碎片”。
他的工作方法,简单而高效。他将每一个项目的监理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