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不再是那个一言九鼎的权力核心(2/5)
位经验丰富的老侦查员,正对着一本看似普通的家庭相册皱眉。相册里,记录着李沉孙子从出生到上小学的成长点滴,充满了温馨的生活气息。但老侦查员的直觉告诉他,这里面有文章。他将每一张照片都取出来,用强光手电从侧面照射,终于,他在一张孙子满月宴的全家福照片背后,发现了一行用特殊药水写下的、几乎无法察观的数字和字母组合。
“赵队,你看这个!”
赵承平接过来,只看了一眼,便断定:“瑞士银行的加密账户。马上请金融专家来破译!”
一个又一个的纸箱被打开,罪恶的拼图,被一块块地拼接完整。
从伪装成茶叶罐的特制容器里,倒出的是一根根沉甸甸的金条;从看似古朴的砚台底座下,起获的是一张张价值千万的银行承兑汇票;在一幅山水画的画轴里,卷着的是数份早已暗中转移的海外房产合同……
每一件证物,都像是一颗子弹,精准地射向李沉那个腐败集团的心脏。整个专案组的人员,没有人喊累,所有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着。分类、登记、拍照、编号……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他们知道,这些沉默的物证,很快就将在审讯室里,爆发出雷霆万钧的力量。
继续阅读
赵承平站在房间中央,看着这满屋的罪证,心中没有丝毫破获大案的喜悦,反而涌起一股沉重的悲哀。他想,李沉也曾是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也曾在党旗下宣过誓,是什么,让他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这个被欲望吞噬、被物证埋葬的境地?
二、心理交锋,堤坝的崩溃
案件,正式进入审讯阶段。
审讯室里,灯光亮如白昼,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毫无遁形。赵承平坐在主审官的位置上,与他并肩的,是市纪委的审查专家。他们面前,是曾经在各自领域呼风唤雨的“大人物”。
第一个被带来的是市建设局的一位副局长,也是李沉的“得力干将”。此人进来时,还强作镇定,摆出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是被冤枉的”姿态。
“说说那个寺庙扩建项目吧,招标流程是怎么走的?”赵承平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招标?完全是按照规定嘛!公开、公平、公正,所有程序都经得起检验!”副局长侃侃而谈,仿佛在做一场工作报告。
赵承平没有与他争辩,只是轻轻敲了敲桌子。旁边的工作人员立刻将一份文件,推到了副局长面前。那是从他办公室保险柜里搜出的,一份从未公开过的、有他亲笔签名的“内部评审意见”,上面赫然写着“建议由XX建设公司中标”,而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李沉的妻弟。
副局长的脸色,“唰”地一下白了。他张了张嘴,还想狡辩:“这……这只是一个初步意见,不代表最终结果。”
赵承平没有理会他,示意工作人员播放了一段音频。那是专案组截获的一段通话录音,里面,是副局长与那位“妻弟”之间的对话,从如何围标、串标,到事成之后的回扣比例,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
录音播放完毕,审讯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副局长的心理防线,在铁证面前,轰然倒塌。他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往下掉,整个人像一滩烂泥一样,瘫软在椅子上。
“我说……我全说……”
一个又一个的嫌疑人,被带进了审讯室。他们起初都心存侥幸,试图用谎言和沉默来对抗。
但赵承平的团队,准备得太充分了。物证、书证、人证……一条条证据链,如同坚不可摧的锁链,将他们所有的狡辩都一一锁死。
审讯,变成了一场场多米诺骨牌的推倒游戏。一个人的交代,会牵出另一个人;一份新的口供,又会印证另一份书证。
整个腐败网络的脉络,在审讯记录中,被描绘得越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